自然發音網站(「透過認識字母與其發音之關係,而學習閱讀及拼字的一種教學方法。」)
http://www.starfall.com/n/level-k/index/load.htm?f
自然發音與注音符號對照表
a ㄟˋ
b ㄅ
c ㄎ
d ㄉ
e ㄟ˙
f ㄈ
g ㄍ
h ㄏ˙
i 一˙
j ㄐㄩㄝ
k
ㄎ
l ㄌ
m ㄇ
n ㄋ
oㄚ
pㄆ
qㄎㄨㄛ
r ㄖ˙ / ㄦ
s 斯
t ㄊ
u
ㄚˋ
v vㄨ(這個很難打,你想像一下 上排牙齒咬下唇 發出屋 的音)
w ㄨ
x ㄎㄙ
y 一˙
z ㄖ
a a
a ㄟㄟㄟ b b b ㄅㄅㄅ 這樣念
確實做到UP學習(Understand 理解
----Pratice練習)
來源:來源:徐薇UP學堂 2010.11.17
父母是孩子的引航者,也是重要的陪伴者,兩者缺一不可。在家自修,如何 UP
孩子的英語力?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,徐薇老師和你分享,她在家陪兒子讀英文的方法。
在兒子強納森的成長過程中,我一直是忙碌的職業婦女。長達十幾年,我每天工作16小時,像7-ELEVEN一樣全年無休。但不管再怎麼忙,我儘可能每天抽出半個小時陪他讀英文。這個「陪讀」傳統六年如一日,如今強納森已上高一,從小就給孩子極大自由的我,不改其風,對他只有兩個要求:1.每天保留半小時跟媽媽一起念英文;2.有活動不能回家吃晚飯時,要打電話告訴我。這樣的要求不算過分吧?
我認為,只要目標簡單明確,徹底執行與持續堅持就不會太困難。30分鐘對大人、小孩都是容易達成的目標,不至於造成雙方的負擔,也是能「兼顧講解並練習」的時間。這期的
UP 學堂就和各位爸媽分享,我在家陪孩子讀英文的方法!
在我家的英語私塾裡,目前讀的是CNN新聞報導。不只讀而已,我還要求他把整篇文章默寫出來。首先,我們上網選出一篇約三百字的英文新聞。選好後,我會要強納森像「識譜」那樣直接把文章朗讀出來。我會仔細聽哪些是他不會唸或不懂的單字,再從中挑出十個值得背的單字。
文章唸過一遍就進入單字講解。由於我和強納森共讀的時光有限,遇到他不會的單字,通常我都先讓他用英文部首推敲意思,若真不得其解,我會直接告訴他。比方說,有次我們讀跟環保有關的文章,遇到
biomimicry 這個字。他學過 biology(生物),知道 bio- 跟生命有關;我常跟他說,模仿名人的許傑輝、納豆,他們都是
mimic「模仿藝人的搞笑諧星」,加上名詞字尾 -ry,biomimicry
就是模擬生物,即「仿生」。這是現在很流行的環保概念,為了保護大自然,很多設計都會模擬生物,好比迷彩服、斑馬紋、或模仿貝殼螺旋狀的建築物,都是模擬生態的概念。
又有一回,強納森選了郭泓志接受Tommy John
surgery(韌帶重建手術)的報導。因為他不懂這個詞,我就直接解釋,這不是手術的學名,但因美國大聯盟投手 Tommy John
是第一個接受這項手術的人,就以他命名。
看完單字後,我請他口頭把每個句子譯成中文,這是評估他是否了解文意最有效的方式。之後,我們練習句型結構分析。我會請強納森一一說出句中的主詞、動詞為何?一開始遇到形容詞子句、插入片語或倒裝句時,他常搞不清楚哪個才是主詞或受詞。但從簡單的倒裝句開始練習,如「In
the room is the chair I bought.」,原句應是「The chair I bought is in the room.」,主詞是
the chair,動詞是 is。互動多年下來,他也漸漸習慣了。
最後才進入到背誦,先背單字,再背文章。強納森從十歲起,就連續三年到我的補習班上我的高中英文課,學英文部首與拼字原則,所以他了解單字的結構,背單字很快。背完文章後,最後默寫文章。以上就是我們自修英文的過程。
聽到高一的孩子能在半小時內默寫出從沒讀過的 CNN 報導,好像很不可思議。但更不可置信的是:我覺得要做到像強納森這樣並不難,你家小孩也可以做到。
強納森從小沒念過雙語學校,也沒在國外住過,在台灣讀的是一般公立學校。他是標準「理工型」的孩子,沒有特殊語言天分,也沒遺傳到他老媽對英語的熱情。他愛玩不愛念書,從小到大花在英文上的時間,跟有天分、喜歡語言的孩子根本不能比。從「條件值」來說,他跟多數接受台灣主流教育的孩子情況雷同,因此我覺得他是值得「參考學習」的範例。
有人可能會說,他媽媽是徐薇啊,英文當然好。老實說,我實際陪他念英文的時間不多,「儘量」每天半小時而已。有時候,在我工作行程滿檔的情況下,沒法履約,我就會在他書桌前貼一張紙,用畫「正」字的方式記錄我「黃牛」的次數,寒暑假時再補課。他念小學時,「正」字都是我造成的;現在他讀高中,晚上活動很多,他也開始有「正」字標記。「到底誰比較忙啊?」就變成我們母子之間開玩笑的老梗。
坦白說,強納森今天能有這樣的「修為」,跟他平時確實做到 UP 學(Understand 先理解),(Practice 再練習)有很大關聯。
羅馬真的不是一天造成的。想當初,強納森十歲開始練習默寫,從「我的一天」那種只有六、七個基本短句的小文章開始。那時,他一個晚上連一句「I go
to school every day.」都背不起來,坐在那裡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,好可憐!可是我還是嚴格堅持,一天要背完一句,才能去玩。
一天背一句,第二天複習昨天背的句子後,再背新的一句;第三天背出兩句舊的,再背一句新的,以此類推。一星期背一篇,慢慢的,隨著英語能力的提升,從現在式、過去式……到時態混搭的文章他都能順利背完。回首看來,才不到六年的光景,他能在半小時內默寫出連一般大學生都覺得困難的CNN報導,我覺得相當值得。
如果父母能在孩子小的時候,就建立一個實際可行的共學計畫,例如每天背徐薇老師教英文部首新書裡的一個小單元,把握「堅持、專注、不貪心」的原則,相信在持之以恆的執行與耐心陪伴下,你家孩子的英語力也會結出扎實的果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下內容摘錄自《英文榜首張嘉倩如何學好文》
如何背單字
想想看我們自小學寫國字時,多半靠的只是不斷以眼睛與一筆一劃的重複抄寫來加強記憶,這是因為中文是形象的文字,寫法和注音常常是兩套幾乎不相關的系統,但英文不同,英文是拼音的文字,單字的聲音與拼寫是緊密相關的,換句話說,在記英文單字時,每個字的發音本身就提供了拼寫的重要線索,所以在記英文單字時,絕對不能只靠眼睛,而是要連耳朵與嘴巴都一起用上。
比如說要記anticipate這個字,與其A-
N-T-I-C-I-P-A-T-E的念個不停,把字母當中文筆畫記,不如先熟悉它的正確發音,然後邊念這個字的每個音節,邊在紙上寫,念an寫a-n,
念ti寫t-i,念ci寫c-i,pate寫p-a-t-e,寫完再念一次,只要會講這個字,要拼出來就不是難事。當然因為英文的拼寫還是有一些拼法與讀音不同的地方,所以細節還是要注意,但有了聲音的輔助,記起來還是容易得多。
所以,記單字時千萬不要再默寫十遍了,大聲念出來,在吐出每個音的同時寫出對應的字母,才能事半功倍。
單字背法基本功
- 聽單字書附的CD或錄音帶,熟悉正確的發音。
- 跟著念,並多說幾次。
- 邊念邊在吐出每個音的同時拼出對應的字母。
- 熟讀例句,如果有英文字義,更要把握機會練習以英文理解英文的機會。
- 試著不看例句,自己講一次例句,直到完全講對為止。(註:至於沒有例句的單字書,請直接丟到垃圾桶)
- 自己用單字造一個句子,並盡量在寫文章時,將新學的單字用出來。
學文法
有了之前聽說讀寫的基礎後,我變得很喜歡從例句中去熟悉文法,碰到要背的東西,我也不會去記那些文法名詞,只是挑一個容易的句子記起來,而做題目時,就回想所記的例句,比如說要我從
(1) This book is worth reading.跟 (2) This book is worth being
read.選一個,我不會分析書到底是值得讀還是值得被讀,而是直接想到自己看過This movie is worth seeing的句子,直接選worth
reading。偶爾記到像Whatever is worth doing at all is worth doing
well.(值得做的事就值得把它做好)的好句子,不只可以用來記文法,還可以拿來寫作文呢!
讀英文
不要一開始就查單字,是不要打斷看文章的思路,這既培養自己從上下文猜單字意思的能力,又可以增加閱讀速度;而不要把每個單字都查出來,是因為並不是每個字在文章中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一些看不懂也不妨礙理解的字,花時間查出來,或許在紙上寫得密密麻麻好像看得很認真,問題是隔幾天再看時,這些字可能一個都不記得了,不如把翻查字典的時間拿來多看一篇文章。
記得在外文系時,老師指定看的小說厚厚一本,如果每個字都停下來查,不但太花時間,而且會打斷閱讀的樂趣,一個簡單的規則是,每頁只停下來查一個單字,同一個字看到三次再查。
以記單字的角度來說,因為查的單字量少了,你也更有時間將幾個關鍵的單字查個仔細,真正瞭解這些字的用法。
這種閱讀也可以幫你判斷你所看的文章是否適合你的程度,如果用這種方法看完一篇文章,你還是一頭霧水,表示那篇文章可能對你目前的程度來說太難,根本就不適合你看,應該另覓適合的閱讀材料了。
寫英文
記得以前上英文作文課,老師曾經在黑板上畫了一條箭頭向下的直線,和一個漩渦狀的線圈,告訴我們中文寫作是螺旋式思考,英文寫作則是一條直線。這聽起來實在有點玄,尤其是我寫了多年起承轉合的中文作文也沒注意到自己是有哪裡在「螺旋」啊,不過有一點我倒是聽明白了,反正就是中英文的寫作思考方式不同,所以學英文寫作,不只是學著把字句從中文換成英文,還要學習一套與中文截然不同的寫作方式。
隨便翻開一本英文寫作指南,都會告訴你英文寫作要一開始就開門見山告訴讀者重點在哪裡,要寫出文章的主題句
(thesis statement),要想好段落的主題句 (topic sentence),然後按照「線性結構」 (linear structure)
把文章骨架列出來。
字典介紹
很多人都聽過,要把英文學好,一定要使用英英字典,以英文瞭解英文字義,可是又擔心自己的字彙量不足,怕用英英字典會有查一個字又碰到好幾個不認得的字的挫折感。其實專為英語學習者所設計的英英字典
(learners dictionary),早就考慮到這一點,所以儘管一本字典所收錄的字有幾萬字,定義所用的字卻只有幾千字,像Longman Active
Study
Dictionary總共收錄了四萬五千個單字,定義所用的字卻只有二千個常用單字,一般高中程度的學生就可以使用了。而且英英字典也有「分級」,有給初學者用的
(basic/beginners dictionary),也有給中高級程度的人用的 (dictionary for intermediate to
advance learner/advanced learners
dictionary),所以並不是要等到英文很好之後才能使用英英字典。
如果你還是對使用英英字典沒把握,可以先從英英英漢雙解字典開始。雙解字典會將每個字的英文解釋與中文解釋同時列出,碰到看不懂的英文解釋時,馬上就可以看到中文翻譯,不過千萬不要因為有中文可看而偷懶,一定要先看英文,有不懂的地方再看中文,才能慢慢培養直接看英文字義與例句的習慣。我自己從使用英漢字典轉為使用英英字典,中間也經過了使用英英英漢雙解字典的過渡期,時間大概是半年到一年左右,之後使用英英字典就很順手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新發現,根據東華書局出版的「大學入學考試英文八十分以上學生的英文作文及段落寫法」(作者:鄭宗諭、洪慈霙;九十一年六月),美國國小一年級新生平均會說及會聽五千個單字,這些單字就是用來幫助他們學習閱讀寫作的基礎英文。他們只要學一些簡單的發音規則,而且對生字的發音只要有百分之六、七十以上正確,他們就可以自動校正發音及瞭解閱讀時遇到的新單字。(p.64)以下發現更驚奇:英文常用單字約佔全部單字的15%,然而,這15%裡面,卻有85%的發音是不規則的,而發音規則的單字,只佔15%。因此美國小學生學英文時,還必須學習各種不同的發音技巧。(p64~65)
另外,蝦米在書局看一本托福考試的書,前言裡提到,高分通過托福到美國留學的台灣學生,如果認得的單字是一萬七千字,就算很厲害了。但美國小四的學生,卻能認得二萬四千字@o@,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留學生到了美國上課上得很痛苦的原因。因為,托福過了,認得的單字是美國小學生輕易達到的水準,而美國大學生往往認得的單字是三、四萬字。因此,唯有大量閱讀的閱讀英文書,才能讓英文程度達到一定的水準。(95.10.2)